查看原文
其他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一脉书香连京保——“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走笔

保定日报
2024-11-07


□保定日报记者 安亚静 见习记者 王玲珑 丁梦圆

橙黄橘绿好风景,正是读书好时节。

连日来,“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在黄花沟公园火热举行。全国知名书店和图书出版社的行业大咖、文化名人以及参展商齐聚保定,浩瀚的书海,热闹的人海,再掀全民阅读新热潮,生动展现了一幅“书香保定”的美好画卷。

地坛是北京的重要文化地标,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坛书市进保定”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做足书香文化大美文章。10个图书专区、1个保定非遗和文旅专区、8个主题日活动,有内容、有温度,可参与、可体验,独具特色的书香更加浸润保定这座历史悠久的“书院之城”,更加融入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书传情怀,科技交融迈向未来

走入黄花沟公园,一排排图书展区映入眼帘。各类图书一应俱全,读者或手不释卷地翻阅,或目不暇接于各色展区,绘织秋日一幅如此温暖人心的共读场景。

“我读研时经常去北京地坛书市,真没想到地坛书市进保定了,直接开到了家门口,买书太方便了,一口气买了300多元的书。”尹珊手里拎着两大袋子书,“我生怕喜欢的好书被淘走,书展第一天就早早来了,这几天还要多过来转转。”

“为了办好此次活动,我们各出版单位积极参与、精心挑选,为保定读者带来众多优质的图书资源,涵盖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技生活、少年儿童教育学习等多个领域。”中央编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总编辑郗卫东表示,活动力求将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强的优秀出版物呈现给广大读者,让保定市民不需远行,即可徜徉书海。

从简帛记文到活字印刷,从白纸黑字到电子阅览,书籍的发展已经过漫长历程。“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我与地坛》中的这句话很适合形容此次“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带给人的感受。在“图书出版产业已是夕阳产业”成为很多人偏见的今天,活动展示了纸质书独特的生命力。

“这些旧书对我来说就像收藏品。”在旧书新知展区,读者王涛向记者展示他刚买到的《列王纪选》。在他手中,书籍仿佛是跨越时空的友人,向他娓娓道来岁月悠长。旧书新知展区共展出42类60余件古旧文献产品,集中展销超过10万种古籍图书、民国旧书,让旧书找到新知己。旧书收藏时代记忆,新知启迪一代未来。有市民朋友分享道,比起通过屏幕单一性获取一“页”的信息,触摸纸质书最淳朴而细腻的质感给人们以空间感,加强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现在纸质书也有很多新花样。”不同于旧书新知展区的古色古香,立体插图、精致装帧……这些崭新的图书印制工艺在各类书籍展销区都有所体现。9月27日,“新科技改变新生活”科技新知主题日展现在线听书区、芯片书签等智慧元素。一位读者捧起《科技之巅》细心翻阅,科学技术已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并渗入文化领域。数字技术的利用,让阅读有趣可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正在塑造新的阅读风尚。

书连文化,风土人情俱是文章

纸质书凭方寸天地带人们感受另一种社会风景,地坛书市凭空间生态汇聚文化力量。

读书方能使文明得到更大的提升。以书为媒,地坛书市绝对不止于书籍,而是以书籍打通群众与文化的连接。

秋风徐来,迎着明媚的阳光,9月25日,“地坛书市进保定”文化骑行活动在东湖马拉松大本营启动,来自各大学的学生满怀热情地出发,亲眼见证保定的建设发展。经过绿树萦绕的小径,到达书香四溢,摊位林立的黄花沟公园,眼前琳琅满目的展书瞬间同刚刚骑行穿越的美丽保定连结起来,文明之城、书香保定的建设成果在每个同学的脑海中由点成线。

夜幕悄然降临,书市热闹依旧。书市里的一位小姑娘吸引到了记者注意。虽天色已晚,她仍不舍得放下手中的书本,倚在灯架下“借光”。“书里的故事好像让我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小姑娘笑容羞涩,黑夜里的眼睛却闪烁着点点星光。她手中的《莲池文学》正翻到《我的四季,我的土地》一页,对家乡的热爱想必也悄然发芽。

文创产品展销区深受年轻游客青睐,精美文创产品使不少游客爱不释手;“非遗漆扇”体验制作在现场排起长队,小朋友踮起脚尖儿伸长手臂,将手中扇子小心翼翼递向漆料桶中,感受中华古典文化的魅力。

“从保定作家群作品、直隶官府菜等特色饮食、保定风土人情等方面,都感受到了这是一座有深厚文学底蕴的城市。”北京作协副主席石一枫在名家大讲堂上这样形容对保定的印象。记者在地坛书市上看到这样一本特殊的书——《定瓷的历程》,这不仅是一本有字的书,也是一本无字的书。它用文字介绍定瓷的发展历史、技法工艺,展区外摆放的定瓷在日照下熠熠生辉,也让读者关注到了文字难以传达到位的传统文化之美。

据悉,地坛书市还有很多“无字”的书。河北农业大学在现场展出五谷粮食画工作室,粒粒饱满的谷物经挑选、上色后,拼凑成一张张颇具“国潮”风味的图画;莲池书院展区精美文创展现古莲花池的美景。从无字句中读书,除开展区下整齐陈列的书本,目之所及俱是保定文化的体现。

“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埋下的文化种子不仅为读者埋下对文学的畅想和希望,也为书香保定建设埋下坚实根基。

书香古城,文化底蕴厚植沃土

置身于黄花沟公园这个书香世界中,保定著名的文化符号被推到了前台。“保定作家群”展览在显要位置进行展陈,梁斌、孙犁、徐光耀、李英儒……那些质朴却充满力量的文字述说着属于保定文学更属于中国文学的荣光。

在“地坛书市进保定”首期名家大讲堂上,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李忠杰说,保定的文学艺术在全国有鲜明特色,保定的文化也对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如此深厚之文化底蕴,人们怎能不心生向往?

保定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建有160余座书院,“书院之城”正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一脉书香不仅是城市最好的软实力,也是文化惠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统筹书院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将“书院文化”与园区科技创新平台有效融合,形成具有保定特色的“城市书院”。

“文化保定”作为靓丽城市名片吸引无数满怀文学梦的读者来此探源,感受古城文脉气息。“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正是“书香保定”建设成果的具象化,正是保定充分挖掘本地文化的厚积薄发。

书链协同,京保文化交流联动

以一场书市感受文化魅力,以一次齐聚汇集京保协同发展力量。“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以书为桥,以文化共享为核心,推动文化资源区域联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京津冀三地共同奏响文化协同发展的乐章,文化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文化圈”更加多姿多彩。

除了北京优质文化服务等“文化大餐”送到保定市读者家门口,在9月13日到9月23日的北京地坛书市活动中,保定文化进京吸引了诸多目光。保定驴火的试吃展现好吃的保定,满城汉墓的介绍铺开古城画卷。记者了解到,“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中,一位刚刚参加过北京地坛书市活动的北京游客也专程前来。“保定地坛书市举办的真好,有很多保定元素。”地坛书市活动从北京延续到保定,仿佛永不落幕。

保定以正青春的面貌、古韵悠长的气质吸引着八方游客,以深厚文化底蕴、包容万象气度、推陈出新精神奏响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乐章。

书铸根脉,期待地坛书市进保定成为常态

10月1日,记者采访时,一位读者不舍地表示,“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让他恍惚将黄花沟公园当作了地坛公园。

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公园是静谧、荒旷的园子,人山人海的活动现场怎么会给人似曾相识之感?正如史铁生所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向内寻求,地坛在每一个人心中,已内化为一个精神地标,是一方使人永葆史铁生般面对挫折的勇气的净土。

“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激发每一个人心中对地坛、对文学的向往。不必远道前往安定门外大街去找寻“地坛”,每一位热爱文字的朋友都能在黄花沟公园地坛书市找到那份心灵的归属,都能在阅读、交流中感受保定文化底蕴。坐落在保府城西风景如画的黄花沟公园已成为保定人心中的“地坛公园”,正是京保文化协同的“最美”诠释。

保定深挖文化底蕴,内求文化根脉,燕赵大地文化之美、自信气度使保定一路慷慨以歌、奋发进取、破题开路;外寻发展机遇,借北京优势资源,给市民朋友更好的发展空间、生活便利。

“古典文学是最值得深挖的文化土壤。”参加“地坛书市进保定”文化活动的韩田鹿教授,这样形容文学的重要性。如果“文学带给我们什么”这个问题对多数读者朋友来说无从开口,那“地坛书市进保定带给我们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显得呼之欲出。“书好看,展好玩!”新市场小学学生的话语充满纯粹的力量。地坛书市进保定带给我们对文学的喜爱、对纸质书的重新认识、对保定文化的探寻理解、对京保协同发展的深切体会。

山海有诗意,古城蕴生机。以地坛书市进保定为契机,保定将挖掘保定文化,持续打造“书院之城”“书香保定”等靓丽城市名片,迎来京津冀文化协同崭新篇章。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保定市举行烈士纪念日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保定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党晓龙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保定市打造节日景观花坛20余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保定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